转学需要的学生信息表是什么,转学需要学籍信息表

插班资讯 2024-03-16 13:22:19 395

转学需要的学生信息表是什么?..那么,转学需要的学生信息表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想转学怎么联系学校

以北京市为例,转学流程如下:
一、京籍学生如何本市内转学?
1、学生(京籍义务教育阶段)持户籍、居住地变更等相关证明材料,向转出学校提出转学申请,转出学校审核通过后,出具转学联系表;
2、学生持联系表向转入学校申请,转入学校同意接收并签章,返回转出学校再次确认;
3、转出学校向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办理转学相关手续表,完成转学。
转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转出校、转入校的同意和相关手续,还需要经转出和转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转学手续及学籍信息变更,并上报到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有接收困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转入校对于转入的学生,学校应当按其原就读年级安排插班,必要时可按其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二、如何从外省市转入北京市?
对于学生的户籍由外省市迁入本市的或者原本有本市户籍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的,需转入或转回本市进行义务教育,转学的流程同京籍学生市内转学基本一致。
非京籍如何转入北京市?
实际上,北京市对非京籍在本市入学处于限制的趋势,特别一些教育强区,对非京籍入学的条件越来越严格。
但是北京市教委在原则上是允许非京籍转入本市就读的,但需要提供非京籍在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定的“五证”。非京籍转学跟入学一样,也会涉及到“五证”的相关审核,审核通过后,非京籍家长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其他和京籍本市内转学流程基本一致。
三、北京市就读的学生如何转出外省市?
在北京市就读的学生,无论是京籍还是非京籍,想要转出到外省市,需学生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提供转入学校要求的相关证明,并且经过转出学校的同意。最后,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办理相关转学手续。学生在北京就读的学校即转出校,应该为学生申请毕业证书提供相关的学业考核证明。

转学基本信息表

学籍已经全国联网,学生转学需要学生学籍号和原学校的学校标识码,到接收学校找学校的学籍管理员,登录网上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办理转入学籍的手续申请。
为了方便群众,学籍系统除了允许在校生状态(休学除外)的学生办理转学及跨省就学业务外,还允许处于“出国”、“其他离校”、“退学”、“开除”等状态的学生办理此类业务。转学完成后,学籍状态不变,在转入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后变为在校生状态。
通过学籍系统办理转学,家长需要向转入学校提供学生基本信息表和说明转学原因的证明材料。其中,学生基本信息表可由转出学校通过学籍系统打印,以证明学生学籍信息的真实性;说明转学原因的证明材料即家长签字的学生转学理由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休学”状态的学生,须在原就读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后再办理转学手续。
扩展资料
如学籍方面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咨询并解决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处理群众投诉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工作机制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50号),建立了群众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分级妥善处理群众关心的学籍相关问题。
涉及省内市与市之间转学和业务办理的,须由省级处理(联系电话见附件)。涉及市内县与县之间业务的,须由市级处理并公布办理方式和电话。
涉及县内学校间业务的,须由县级处理并公布办理方式和电话。仅涉及一所学校业务的,须由学校或县级处理并公布办理方式和电话。只有涉及跨省的,才有必要提交教育部协调。
参考资料:中国教育局-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小学转学找学校还是教育局

需要个三连单 原来学校 教育局 和要转入学校的盖章!
申请转学应具备的条件:学生有下列原因之一,可准予在公办学校之间转学:全家户口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区县迁移;在本县(市)区内户口及家庭住址迁移且路途较远不能在原校学习。
6、申请转学应准备的材料:
小学、初中县(市)区内部转学:监护人持户籍迁移证明(和监护人调动工作证明)向转出学校提出书面转学申请,由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联系单,转学联系单一式二份,监护人凭转学联系单及相关证明到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后,交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备案。转出学校凭转学联系单开具正式转学证明。
市区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转学,其转学联系单需经我局学校教育处审核,同意后,转出学校方可开出转学证明。
市区初中转学学区仍按我局划定的初中转学包干区。
小学、初中跨县(市)区转学:监护人持户籍迁移证明(和监护人调动工作证明)向转出学校提出书面转学申请,由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联系单,监护人凭转学联系单及相关证明到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后,开出同意接收证明;转出学校凭转入地同意接收证明开具转学证明,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备案。
转学申请和附件与转学证明存根一并存档;学生持转学证明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入手续。办理转出转入手续均需出示户籍迁移证明(和监护人调动工作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并将转学情况记入学生转学情况登记表。
因户口及家庭住址迁移,但学生或其监护人未提出转学要求,学校不得强制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学校不得拒收本施教区内手续完备的正常转学生,也不得接收没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转学一律不得进行入学考试,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转学时,学生登记表由转出学校密封后由学生或监护人带走,学校留存复印件。转入学校办理转入手续须接收转学证明和学生登记表。休学、处分等证明存根的复印件作为学生登记表的附件一并密封。休学期间转学的学生,休学期满转入学校方可准予复学。
学生中途从公办学校转入民办学校就读,需在寒、暑假办理转学手续。原就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予支持。
民办学校的学生,不得转学至非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中途转入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的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统筹安排。
民办学校之间的学生相互转学须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编制学籍号。

转学需要的学生信息表是什么,转学需要学籍信息表

小学转学的最佳理由

一、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一)中小学生因家庭迁移或其他正当理由,可办理转学。学籍管理实行“籍随人走”,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不得接收未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转入的学生。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转学和普通高中学校之间转学均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三)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第一学期和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
(四)普通高中学校之间的学生转学以学校等级相同、年级相衔接为原则。高一上学期和高三年级不接收转学学生。
(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转入普通高中学校,需有我市户籍、当年参加我市中考,且中考成绩达到转入普通高中学校分数线。原则上,高二第一学期后,不再受理中职学生转入普通高中。
(六)由外省转入我省的普通高中学生,须具有我省户籍,并持有转出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转学证明、我省户口本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二、工作程序及时间要求
(一)各中小学和各镇(街)中心小学在校内外的公告栏或显眼的地方张贴《鹤山市中小学转学办理指引》(附件1),并对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25日前)
(二)接受拟转学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初步审核拟转学学生的资料,申请转学学生须提交以下资料:
1、《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申请》或《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申请表》;
2、学生家庭户口簿复印件;
3、《学生学籍基本信息表》(从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打印,并加盖原学校公章);
4、需要时可要求学生和家长提供其它证明材料,如借读生的居住证明、社保凭证等资料。(办理时间:2016年12月26日—2017年1月10日)
(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拟定2017年春季拟接收的学生名单,填报《2017年春季学期拟接收学生申请表》(一式两份,要求校长签名,盖学校公章),连同《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位情况一览表》(加盖公章)及拟接收学生的《学生学籍基本信息表》复印件于2017年1月13日前送教育局审核。小学的《2017年春季学期拟接收学生申请表》要先报中心校审批后,由中心校统一报教育局审核。
(四)由接收学校通知经市教育局审批同意接收的转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办齐纸质学籍和电子学籍。(完成时间:2017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十个工作日)
三、办理要求
(一)严格控制班额。申请转入学生拟入读年级的平均班额在班额设置要求(小学≤45,初中≤50,高中≤55)内的,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收;已满班额的班级原则上不得再接收转入学生。
(二)申请转入的学生原则上按户籍(居住地)就近入学。若户籍(居住地)所属学区的对口学校学位不足,由各镇(街)中心小学根据学位情况全镇(街)统筹安排。若所属镇(街)的学位不足,由各镇(街)中心小学提出申请并报镇政府后,由教育局根据全市的学位情况,进行全市统筹安排。
(三)学校受理转学申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合规、合理,对于接收的转学学生,要指导督促其及时办理转学手续;对于未能接收的拟转学学生,学校必须要有明确的理据,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
(四)学校要严格审核申请学生的学籍资料,不能随意接收存在“问题学籍”学生的资料登记,如出现有问题学籍的学生必须先处理好学籍问题再申请转学。
(五)学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及时完成学籍系统上的转学办理手续。学校不能接收未经市教育局审核同意的学生。

转学需要的学生信息表是什么,转学需要学籍信息表

初二转学最佳时间

到学校办理手续保留学籍,每学期向学校交保留学籍费(或一次性交清),
学籍算本地的。
到时候报名,考试时(中考高考报名,考试),学校会通知来办有关手续。

以上就是转学需要的学生信息表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